(一)在遭遇不法侵害时,应尽量保持冷静,明确自己采取防卫行为的目的是制止侵害,保护合法权益。如果侵害强度较小,防卫行为的强度也不应过大,避免防卫过当。
(二)当面临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,如行凶、杀人、抢劫等,要果断采取防卫行为,此时即使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,也属于正当防卫,无需承担刑事责任。
(三)若防卫行为可能超过必要限度,在实施防卫过程中要注意适时停止,避免造成重大损害。
法律依据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十条规定,为了使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,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,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,属于正当防卫,不负刑事责任。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。对正在进行行凶、杀人、抢劫、强奸、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,采取防卫行为,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,不属于防卫过当,不负刑事责任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正当防卫通常不算犯罪。它是为保护国家、公共利益、自身或他人的人身、财产等权利,制止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。这种情况下给侵害人造成损害,无需担责。
2.若正当防卫超出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,就是防卫过当。防卫过当要担责,但会减轻或免除处罚。
3.面对行凶、杀人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,采取防卫行为致侵害人伤亡,不算防卫过当,无需担责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结论:
正当防卫一般不构成犯罪,无需承担刑事责任;防卫过当需负刑事责任,但应减轻或免除处罚;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,不属于防卫过当,不负刑事责任。
法律解析:
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规定,正当防卫是为保护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他人合法权益,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施的制止行为。这种行为具有合法性,所以一般情况下不构成犯罪且无需担责。不过,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出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,就属于防卫过当。因为其超过了合理的防卫边界,所以要承担刑事责任,但考虑到防卫的初衷,会减轻或免除处罚。而对于行凶、杀人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,由于其危害极大,法律赋予了公民更充分的防卫权,此时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也不认定为防卫过当。
如果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的法律问题,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,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正当防卫是合法的自我保护机制,通常不构成犯罪。它是为保护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,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施的制止行为,即便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,也无需承担刑事责任。
2.但如果正当防卫行为明显超出必要限度,导致重大损害后果,就构成防卫过当。防卫过当需承担刑事责任,不过处罚会依法减轻或免除。
3.对于行凶、杀人、抢劫、强奸、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,实施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,不属于防卫过当,不用负刑事责任。
建议遇到不法侵害时保持冷静,合理判断防卫限度。若情况危急且符合特殊防卫条件,应勇敢自卫。若不确定是否防卫过当,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获取准确法律意见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法律分析:
(1)正当防卫是合法行为,是为保护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实施的制止行为,即便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也无需担责,这体现了法律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对不法侵害的抵制。
(2)防卫过当需承担刑事责任,不过会减轻或免除处罚。在判断是否防卫过当时,关键在于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。
(3)面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,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,这是法律赋予公民的特殊防卫权,旨在鼓励人们勇敢对抗严重暴力犯罪。
提醒:
在实际生活中判断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较为复杂,不同情况对应解决方案不同,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。
相关文章
工伤后解除劳动关系有赔偿吗
法律分析: (1)工伤后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,用人单位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,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,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规定。 (2)用人单位违法解除与工伤劳动者的劳动关系,需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。经济补偿根据劳
对方委托外省鉴定机构我对鉴定有异议
你好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可以依法提出重新鉴定或者补充鉴定
媳妇临产丈夫能取保候审吗
1.媳妇临产本身不是法定取保候审理由,但司法机关在决定是否取保候审时会综合考量。法定可取保候审的情形包括可能判处管制、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;可能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;患有严重疾病、生活不能自理,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
涉嫌诈骗10万已退赃能适用缓刑吗
结论: 诈骗10万一般法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,但退赃可从轻处罚,若法院最终量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且符合缓刑其他条件,有可能适用缓刑;若存在恶劣情节,适用缓刑难度较大,最终由法院根据案情判定。 法律解析: 根据法律规定,诈骗10万
入室盗窃三万六千块钱左右判几年
结论: 入室盗窃三万六千块属“数额巨大”,通常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,具体量刑受多种情节影响。 法律解析: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,入室盗窃三万六千块属于“数额巨大”情形,一般会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不过在司法实践里,量
敲诈勒索1万怎样判刑
结论: 敲诈勒索1万属于数额较大情形,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,具体量刑需结合案件实际情况。 法律解析: 依据相关司法解释,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,敲诈勒索1万已达到此标准。按照法律规定,敲诈
婚外情多久后不能起诉第三者
法律分析: (1)起诉第三者常见诉求为返还夫妻共同财产,适用三年诉讼时效,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时起算。例如一方用夫妻共同财产给第三者买房产,另一方发现后时效开始计算。 (2)若超过三年,第三者提出时效抗辩,法院可能不支持诉求;若第
刑事案件中,公安阶段被批捕了是不是不可以取保候审了
被批捕后,如果犯罪嫌疑人满足取保候审条件的,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。取保候审的申请程序如下: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、近亲属,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。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,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。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
刑事犯罪中强制措施有哪些
刑事犯罪强制措施是保障诉讼的手段,有以下几种: 拘传:司法机关强制未羁押嫌犯、被告到案接受讯问。 取保候审:司法机关让嫌犯、被告找保证人或交保证金,保证随传随到。 监视居住:限制嫌犯、被告在规定期限内活动,并进行行为监视。 拘留:公检在侦查中遇紧急
取保候审多久出结果
取保候审出结果的时间并无固定标准。一般情况下,侦查阶段的取保候审,若侦查顺利,可能几个月内就会有结果。比如公安机关对简单案件侦查,可能在一两个月内侦查终结并移送审查起诉,此时取保候审结果也会随之明确。 审查起诉阶段,人民检察院会在一个月内作出决